安徽马鞍山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美体育
发布时间:
完美体育完美体育去年年底,一批崭新的健身器材被安装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大北庄小区,满足了小区居民的日常健身需要。“现在健身器材装到了家门口,锻炼身体十分方便,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大北庄小区居民陈师傅开心地说。
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安装健身器材、铺设塑胶跑道……让居民出门就能健身,“10分钟健身圈”已经成为藏在居民生活里的“小确幸”。
“希望在小区广场上再增加几件不同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多种健身需求。”“珍珠园三处健身路径建成时间已经超过8年,希望能更换一套新的器材并铺设塑胶地面。”“万嘉颐园体育器材比较陈旧,希望配建一套适合青少年锻炼的体育器材。”
在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时,马鞍山市向居民征求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因地制宜”地落实。
“我们小区公共场地有限,可是就这么小小的一处广场,既有整套的健身器材,也铺设了塑胶跑道,还设置了棋桌,满足了男女老少不同的需求,算是十分用心了。”梨苑小区居民蔡女士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马鞍山市在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时,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原则,“建什么,怎么建”,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顺应群众期盼,重点建设举步可就的公共体育设施,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使其便民、利民、惠民。
今年3月,马鞍山市发布的《马鞍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和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覆盖。
据了解,马鞍山市坚持“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统筹安排全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已经摸排出53个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点位,预计投入资金约700万元。
在普通的健身广场建设之外,马鞍山市还推动建设智能化健身广场。智能化健身广场上的智能化健身器材不仅自带太阳能充电功能,在夜间能够提供灯光照明,方便居民夜间健身活动,同时还具备健康监测功能,能够实时反映锻炼者的运动时间和各项健康指标,帮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通过前期沟通、公众参与等形式,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满足市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为推进环卫事业法治化、专业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加快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1月2日~3日,由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主办的“2023环卫行业高质量发展(成都)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日前,黑龙江省黑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城市实际,创新“容缺+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即容缺施工图审查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通过“批后必查”的方式,确保设计质量安全。
11月1日,中央和国家机关运动会总结会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代表队以总分215分的好成绩,夺得乙组第八名,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10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才成长面对面”第二期活动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黄晓家以“我的成长与工作”为题作主题交流。
本次交流会重点围绕工程建设企业合规经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造价结算规则、建筑企业及高管须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项目回款及债权清收风控法律实务、建设施工合同审查实务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为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做好合规性经营和项目风险管控建言献策,为推动京津冀蒙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全国首批12个“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苏州市始终坚持把高标准持续推进无障碍建设作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无障碍建设发展模式。